澄邁40餘項生態指標為經濟發展“設規立檻”
  “生態清單”加入更多民生指標
  新華社電 由政府補貼的餘熱發電設備和太陽能電池板每天可供電17.5萬度;採用全氧燃燒技術的新型浮法玻璃生產線為企業減少85%以上污染物排放——記者日前在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的所見所聞,是海南澄邁縣實施生態現代化建設、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。
  三次產業轉型成效初顯
  享有“世界長壽之鄉”美譽的海南澄邁,近年來按照“科學發展,綠色崛起”的思路,著力破解經濟增長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的難題。2008年,澄邁提出“生態現代化”的發展構想,用40餘項與生態掛鉤的指標引導產業發展與環境污染“脫鉤”。6年來,澄邁綠色GDP占比達到70%以上,三次產業轉型成效初顯。
  圍繞“生態保護與現代化建設相結合”的大目標,澄邁於2009年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主任的生態現代化建設委員會,同年掛牌成立了生態現代化建設辦公室,做到編製、人員、經費、職責“四到位”,並出台澄邁縣“十二五”時期生態現代化建設規劃。
  對比國家指標,澄邁,對包括綠色GDP比重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率、農副產品有標識可追溯率、教育和文化設施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率、全縣人均預期壽命、基尼繫數等40餘項指標給出具體要求,並根據經濟發展情況三年一微調、五年一修正。
  發展五大健康養老產業
  澄邁縣委書記楊思濤說,在“生態指標”的倒逼下,政府加大了政策傾斜,自2008年以來支持三次產業“綠色發展”的投資超過50億元,政府和企業的投入比是1:10。澄邁40餘家“超億元”工業企業投入“真金白銀”進行節能減排技改,其中,中航特玻的全氧燃燒生產線投資近2億元。
  作為農業大縣,澄邁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、產業化、品牌化、國際化,實現環境保護和農產品提質雙贏。目前,澄邁制定了29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標準,擁有88個水果瓜菜標準化示範基地,全縣80%以上的農產品做到有標識可追溯,每年超過20萬噸的農產品銷往歐美國家。
  苛刻的生態指標為澄邁發展健康養老產業奠定了基礎。在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大背景下,澄邁借力“長壽之鄉”美名,大力發展長壽食品、生態旅游、生態地產、休閑文化、康復康體等五大健康養老產業,打造高水準的現代服務業,滿足公眾追求高品質生活的需求。
  低碳文化產業異軍突起
  在政府政策傾斜下,低碳文化產業日益在澄邁經濟發展中異軍突起。受益於政府財稅、土地、行政審批等關鍵環節的支持,位於澄邁的海南生態軟件園吸引了包括騰訊、中軟等300多家國內外企業入駐,以“人腦+電腦+網絡”的模式創造了百億元產值,有望在未來5年至8年間升級為千億級體量。
  以生態為抓手的產業結構調整為澄邁發展註入了新動力。至2013年,澄邁43項生態現代化建設中期目標全面實現,GDP跨越200億元大關,其中綠色GDP占比為74%,同時經濟增速延續了2010年以來連續4年省內最快的勢頭。  (原標題:“生態清單”加入更多民生指標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i63qilq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